尖锐湿疣介绍

首页 » 常识 » 灌水 » 王青玲看病潜规则刺痛了谁的神经
TUhjnbcbe - 2020/7/30 11:36:00

王青玲:“看病潜规则”刺痛了谁的神经?


近日,一份“看病潜规则”在络上热传,在微信上的朋友圈也非常火。整段门诊的前15%-40%时间,医生态度最好;最好不要在7月份进医院手术,因为死亡率和并发症在这个月都高;手术不要排周五,不然周六没有足够的医生……等等。 从“门诊潜规则”到“住院潜规则”再到“手术潜规则”,每一条似乎都说得头头是道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份潜规则流行,它折射出什么样的现实呢?笔者看来,这则消息引起络上热传,其意义在于“方便”人们入院就医的同时,多少也是种普通大众“同病相怜”式的共鸣,在某种程度上不无折射出大众的无奈之情,也反映了现实医疗资源不均衡所导致的连锁反应:医患关系紧张、医疗公共服务不规范、医疗体制不健全等问题。 在“看病潜规则”的罗列中,我们看到“最需搞好关系的是护士,带点小礼物给医生和护士们,哪怕是一块德芙、一瓶可乐、一枝鲜花都会让人心情愉悦”的“条分缕析”;也有看到“7月份手术死亡率最高,不要把手术安排在星期五下午,否则星期六门诊医生的办公室关门,各科室人手不够,急诊室人满为患”的“细致入微”建议。这些潜规则究竟是真有道理还是瞎扯呢? 据了解,中国人口占世界22%,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2%。这仅有的2%的医疗资源,其中80%都集中在城市,而在城市中又有80%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。一度爆满的专家门诊,由于专家时间被买断了,只能在专家门诊里为其他病人服务,而这些病人的病情绝大部分不像普通门诊的患者那么危急。其实,医患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信任关系,一旦医患双方处于对立状态,难免会陷入两败俱伤的“双输”格局。 本应是医院出台的具有引导意义的看病指南,却出现了坊间盛传的“看病潜规则”,如出一辙的尴尬,当“走后门”、“找关系”等热词出现在关系人们基本权利与医疗保障的领域时,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? 友热传这份“看病潜规则”的根本目的无非是希望自己在求医问药的时候能够提高效率,少走弯路,得到更好的诊治效果。然而,这有对有错的“潜规则”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医疗资源匮乏、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,甚至会强化人们对医院的固有形象。 笔者认为在基本医疗服务短期内还不能见效的现实情况下,相关方面对这份“看病潜规则”作出回应与澄清的同时,由医院等权威机构推出一份官方版的“看病前规则”,来对公众在看病的时候进行指导,从而提高就医效率,或许此举来的更有实效。


  作者:王青玲


:魏霭琼)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王青玲看病潜规则刺痛了谁的神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