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桂林日报」
近年来,随着HPV疫苗的不断研发和引进,HPV这个词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。HPV疫苗的问世,使得绝大部分由HPV感染所致的恶心肿瘤得到有效预防。事实上,不少人对HPV并不了解,也不知道HPV疫苗到底分为哪几种,有什么区别,自己需不需要打……在打疫苗之前,不妨了解一下关于HPV的常识。
HPV是“人乳头状瘤病毒”的英文缩写,HPV家族中有多号成员,总的来说,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类。
低危型HPV感染主要是一些皮肤良性改变和生殖器疣,常见的有跖疣、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,多见于女性外阴、阴道、宫颈和肛门周围。而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则会导致宫颈癌。
HPV是宫颈癌的元凶,但HPV感染并不等于宫颈癌,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会引起宫颈细胞病变,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。资料显示,有性生活的妇女一生中感染过一种HPV的可能性高达40%~80%。但是超过80%的HPV感染8~12个月内会自然清除,只有少数人会发展成为持续性感染。在持续感染的人中,又只有少数人会发展成宫颈癌前病变,后者中又只有极少数人会发展成为癌。所以,对大多数人而言,感染了HPV病毒,就像“宫颈得了一场感冒”,不用过于担心害怕。一般而言,从高危HPV感染开始到发生宫颈癌的时间是10~15年。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预防它发生病变。如果坚持每年做一次体检,就能提前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或宫颈癌。
HPV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,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,以及间接传播,比如接触了带有病毒的床单、洁具都有可能感染。
HPV疫苗是目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措施。目前HPV疫苗有三种,二价疫苗、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。“价”并不仅仅指价格价数,也代表了可以预防病毒种类——价数越高,能预防覆盖到的HPV病毒种类越多,价格也就越贵。
二价疫苗,可以预防16和18两种类型的病毒感染;四价疫苗可预防6、11、16、18亚型;比起四价疫苗,九价可以多预防5个HPV病毒型别(亚型分别为31、33、45、52、58型),同时可预防90%的生殖疣,以及其他生殖道周围癌变。
研究显示,超过84.5%的宫颈癌是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,目前国内上市的二价和四价疫苗,基本能覆盖这84.5%风险;而九价疫苗可以预防92.1%的宫颈癌风险。
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都适用于9~45岁女性,九价疫苗适用于16~26岁女性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年指出:现有证据表明,从公共卫生角度,二价、四价和九价疫苗在免疫原性,预防16、18型HPV相关宫颈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别,三种疫苗都可预防大多数HPV所致的癌症。疾控专家提醒,对于目标接种人群,应当在有接种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条件选择,尽早接种,不要因为等待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。
据介绍,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,研究表明初次性生活后HPV感染风险最高,我国第一个HPV感染高峰即在15岁。从目前的宫颈癌病毒感染率看,15岁以后大约有1/3女性会受到感染。因此,9~14岁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接种年龄段。即使感染了HPV也无需担心,仍可以注射疫苗,因为疫苗会有协同免疫或者交叉免疫作用。
疾控专家提醒,宫颈癌疫苗接种并非“一劳永逸”。宫颈癌疫苗并不能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,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,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,因此,常规宫颈癌筛查仍不可忽视。